2017年7月12日星期三

打破舞台籓籬的演出──《乒乓協奏曲》音樂會後記

  在六月上旬,香港管弦樂團(下稱港樂)在香港文化中心一連兩晚舉辦了充滿視覺張力的《乒乓協奏曲》音樂會,由中國音樂家余隆指揮。筆者觀賞的是十號晚的尾場,確實大異於往常傳統古典音樂會,極具玩味,難怪音樂廳約七成的入座率中,小朋友的比例佔了不少,故而樂章之間也接連出現掌聲,也就可理解了。



  是晚除了主打作曲家安迪.秋(Andy Akiho)所創作的《乒乓協奏曲》(Triple Concerto for Ping Pong, Percussion, Violin & Orchestra)外,其實開首還有柴可夫斯基的《弦樂小夜曲》(Serenade for Strings),不過,眾人(包括筆者在內)也是將焦點放在前者身上,特別是一進場一眼看去,便見到一張乒乓球桌橫放在舞台上。

立在舞台前的乒乓球檯。
(網上圖片

  樂章一以小提琴獨奏起始,負責敲擊的樂手不像慣例位列於樂團的最外圍,反而身處台中央安靜坐著,直到他出動的部分前,突然站立走向乒乓球桌前,大力拍檯,發出巨響,打破了之前所累積的低沉氛圍;而在舞台兩側的男女乒乓球手也由慢至快互相擊球,三人的配合讓樂曲漸轉成以節奏組成的主體。

乒乓球手刑延華(上)及蘭達斯(下),亦是當晚的演出者,皆是美國乒乓球國手。
(圖片來自《港樂》)

  在接續的發展中,敲擊樂手為樂曲帶來了變化。他從球桌步回舞台中央的檯前,開始以不同的器物敲打節奏,有空瓶、酒杯、缽、空碗等。令筆者驚奇的是,這一頗長的獨奏段,樂手竟敲擊出一種京劇的中樂感,正合此曲以中美乒乓外交為創作靈感的背景。

  而男女乒乓球手透過各種變化帶來不同的音效和節奏,除了正常的乒乓球拍,酒杯擊球會有清脆的聲音,用鐵罐則有空洞的迴響,這是器材的變化;器物的互擊外,二人互擊的快慢,男球手餵球給女球手的高低,扣殺於大鼓上的力度,這是節奏及音效的變化。在觀賞的過程中,最讓筆者值得一記的,是樂曲中數回由女球手將球擊至觀眾席,引來觀眾的驚訝和小孩的大笑,甚至衝出座席追搶在地下滾動的乒乓球。到最後結尾的一幕,兩位球手將兩籃乒乓球大力倒在球桌上,四散的乒乓球引來二三十位小孩蜂擁至台前拾球,這一系列的畫面帶出了一個意義:作曲家藉著乒乓球,打破了舞台上的樂手和舞台下的觀眾的隔閡,連結了原本傳統上壁壘分明的二者(表現者及觀賞者)。

  老實說,這場音樂會由於其表現形式大於音樂本身,重視覺和節奏的呈現,及與觀眾那趣味的連結,故筆者觀賞後,對樂曲反而印象不深但確是一場甚有趣味的表演,值得一觀。

在音樂會完場後,兩位乒乓球手來到場外繼續對打,也邀請觀眾同樂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