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18日星期五

真.孔子知多少?(三)--聖人知兵事

  繼上兩回解說了孔聖人的身高和巨力之後,今回論到說說他的軍事能力。在此強調,小子絕對無意顛覆孔夫子的形象,禮樂文教是其一生所宗,文德之高量,確是一代之驕,其思想亦澤及後世。只是小子想朋友了解孔夫子並不只是一個只懂讀書做學問、孜孜於教學的書呆子。

  說到孔夫子的軍事能力,小子必須直言,並不是說他如歷史上孫武、吳起、韓信等用兵大家般百戰不殆,留下赫赫戰功,而是從古籍中分析到,孔子絕非不知兵事之人,對治軍之法、戰爭之門,御射之道確有認識。在《論語.衛靈公十五》中記載了一回靈公和孔子的對話(同一件事,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有記述,兼添上更多細節):
衛靈公問陳於孔子。孔子對曰:「俎豆之事,則嘗聞之矣;軍旅之事,未之學也。」明日遂行。
  此處之「陳」,同「陣」,解軍伍行列。靈公是向孔子問軍隊陣型、列隊等事。孔子是向其直言未曾學過軍旅之事。在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中記另一事:「衛孔文子將攻太叔,問策於仲尼。仲尼辭不知。」孔子對孔文子的問策,以不知軍事為由推辭了。那麼,何解小子會說孔子具軍事能力,這豈不是自打嘴巴嗎?


行軍布陣可是一極專門的學問啊!小子可真弄不清當中門道。
  
  原來,一切皆是謊言,真相是孔夫子處心積慮掩飾其知兵一事,但妙在這番用心,被他誠實的弟子揭破了。冉有(即冉求,字子有)仕於魯國季康子,曾為其統率軍隊,擊敗齊軍於郎邑。事後,季康子問冉有他的軍事知識是學習得來還是天生的將才(原文是「學之乎?性之乎?」)。誠實的冉有直言:「學之於孔子。」事載之於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。《孔子家語.正論解》記述更詳,冉有的回應是「即學之孔子也。夫孔子者大聖,無不該,文武竝(即「並」)用兼通。求也適聞其戰法,猶未之詳也。」縱有對老師的恭維在當中,也明顯指出孔子之知兵事也。

  不懂耕作之人,怎樣也教不來一個人成為合格的農夫,能善用土地得好收成;同理,不通武學之人,無論如何也不能教曉別人耍出一套正宗的詠春。所謂「隔行如隔山」,專業技能是有很多專門的知識和細節,非真認識者不能教導他人,而排兵佈陣、治軍攻戰之道正屬此項,故此,可推而知孔子必懂軍事之道。

  前有述孔夫子亦懂射御之道,「射」是指放箭技能,「御」則是指駕駛馬車。老實說,有關他這兩方面的記載很少,先和朋友說說。《論語.子罕》記達巷黨人說孔子「博學而無所成名」,即讚美他所學淵博,但可惜沒有任何一藝極專長而獲美名。孔子聞說此事後和弟子說:「吾何執?執御乎?執射乎?吾執御矣。」譯成白話文就是「我應該說自己專長甚麼呢?御車?射箭?我想還是選專於御車吧。」姑勿論此則話語背後所呈現的教化含義,小子只集中說,若非孔子本身熟於御馬駕車,當不會作如斯之言。有趣的是,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也有錄下同一事,但太史公補上了孔子弟子牢的說話:「子云『不試,故藝』。」即孔子曾向牢說過,他不受諸侯重用,所以才學習這些技藝。套用現代人的說法,這也算是好好裝備自己,提升職場上的競爭力了(這只是侃語,孔夫子可不是如此想的)。


春秋世,通常一車四馬,要熟練控制,四馬並進,大不易。
  
  《禮記.射義》及《孔子家語.觀鄉射》皆有記孔子及眾弟子在矍相一地的菜園練習射箭,有無數鄉人圍觀(《禮記》語:孔子射於矍相之圃,蓋觀者如堵墻)。但可惜的是,古籍並無直接描述孔子箭術之良劣,也無說明這班圍觀的鄉人是何帍圍觀,因慕孔子之大名而來?因見到一個巨人心感好奇?因見孔子箭術高明箭箭中紅而駐足?實無從判斷。那麼,會否有機會他不懂射箭呢?小子卻能肯定地答:絕不會。


小子想像不到巨人孔子,神力拉弓,氣勢當如何駭人!

  為何小子能斷言?因為春秋之時,上述三項(治軍、御車及射箭)皆禮儀中的項目。《孔子家語.論禮》有載,子張、子貢、言游三位弟子向孔子問禮,孔子的回應當中曾提及「以之田獵有禮,故戎事閑;以之軍旅有禮,故武功成」、「田獵戎事失其策,軍旅失其勢」等語;《禮記.射義》一整篇就是論說射箭之禮。而孔子就正是當時最重禮之人,在小時候玩過家酒,便是仿成人擺設祭器,模擬祭祀時的禮儀行動(《世家》語:孔子為兒嬉戲,常陳俎豆,設禮容);十七歲便被魯國孟釐子評為「年少好禮」;因見春秋之世禮崩樂壞,終其一生,為扭轉這局面,一路以其所習之禮樂,傳揚其治國王道於諸侯。這樣的孔子,為禮而習兵、御、射三藝是合理的。不過由於孔子不想諸侯捨本逐末,被他這些方面的能力吸引,所以言必及禮,不揚其兵才,不昭其巨力,不顯其射藝,不露其御術。

2013年10月15日星期二

真.孔子知多少?(二)--釋讀者惑,兼述史料運用的基本概念

  小子〈真.孔子知多少?──壯哉大力士〉刊於輔仁網後,有朋友留言認為按周尺言,《孔子家語》記孔父身高十尺,應只有184公分。感謝該位朋友的留言,因為涉及到研究歷史時應用資料的概念,及運用原始史料的重要,故另起一文回應。


讀者之留言,引起小子思念解說一些治史的概念。

  首先,既涉及史書所用的度量衡單位,我們必先了解典籍的成書年代。《史記》是西漢武帝時司馬遷所著之書,正常來說度量衡當用漢制,因為讀者是當世之人,這是相當合理的。而且值得留意的是,《史記》是一本紀傳體的通史,由黃帝寫到漢武帝近五千年的歷史,涉及人物無數,斷無可能寫到某時期用某制,讓度量衡在同一本史書出現四、五版本,徒令讀者無所適從。甚至於同一卷書中會有交代跨代的世系,如何能不斷轉換?以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為例,孔子為春秋晚期人,在這卷末,太史公評曰之前,依序交代了孔子的後代,有戰國世作《中庸》的孔伋(子思);嘗為魏相的子慎;特別一提曾做漢惠帝博士的子襄,司馬遷有記下他的身高,和孔子同是九尺六寸。難道在同一卷中,孔子的九尺六寸和子襄的九尺六寸竟是不同,而司馬遷卻又沒標注出來?小子可不能相信太史公會犯下如斯低級的錯誤,徒亂後世治史者。

  其二,要對歷史下正確的解讀、判斷,不同史料的互參是相當重要的。假若《史記》所記的孔子真按者所言周制一尺為18.4公分計,身高約177公分,縱觀同書其他卷,搜太史公有記春秋時人尺寸的,資料如下:《管晏列傳》記晏子不足六尺(約110公分),其車夫則長八尺(約142公分);《田敬仲元世家》記春秋晚期之齊相田常,「選齊國中女子長七尺(約129公分)以上為後宮」;《仲尼弟子列傳》記孔子有一弟子名子羔,「長不盈五尺(92公分)」;《滑稽列傳》記春秋時楚莊王的一位樂人優孟,「長八尺(約142公分)」。九尺六寸的孔子時人號為「長人」,非春秋世之人平均高度,不足六尺晏子是歷史著名的矮子,也不作參照,當以七、八尺為常人的身高。好,那麼我們應如何判斷書中應以周制或漢制之計為準?研究中國史時,不妨參以歷代古墓的考古簡報,可以從中引證史料之真偽。


古墓發掘現場。

  小子略搜得數篇商、周墓的考古簡報,〈江蘇宜興周墓墩古墓清理簡報〉(刊於《文物》2013年第四期)、〈陜西省寶雞市石鼓山西周墓〉(刊於《考古與文物》2013年第1期)、〈定州北莊子商墓發掘簡報〉(刊於《文物春秋》1992S1期),從所發掘出的墓中棺槨(棺在內,槨在外),以及墓中遺骨(未必有,因不少已腐朽不存)之長度,可推知當世之人的身高概況。〈定州北莊子商墓發掘簡報〉記1991年時,考古隊發掘出42座商墓,簡報中引了其中三座墓(M74M80M5);〈江蘇宜興周墓墩古墓清理簡報〉記錄了0204年所發掘出78座的東周齊國墓,簡報舉了M2M16二墓為例;〈陜西省寶雞市石鼓山西周墓〉則記下2012年所發掘出,商末西周初的M3墓。六墓的資料,讓小子以表格列出其棺和槨的長度:



M74
1.9,寛0.48
不見槨
M80
1.98,寛0.60
2.38,寛0.95
M5
不見棺
2.34,寛1.1
M2
2.37,寛0.77
3.35,寛2.2
M16
2.2,寛0.95
2.7,寛1.9
M3
1.8,寛0.7
內槨:長2.3,寛0.98
外槨:長2.7,寛1.3

  朋友從上表可見,普遍的內棺長度是二米或以上,推算周人的高度有1.7至1.8是合理的,個別有餘下的古人骸骨亦證明這點,可見下圖:


這是上引例M2墓的平面圖,特別留意右下方有比例尺,4公分等於1米,
計算下骸骨有約175公分長。

  若《史記》上例之歷史人物真按周制計算(平均只有1.3至1.4米),則和考古的資料不合,換漢尺計算,則和上引周墓之項目相符,故可判斷《史記》中所書之尺寸,應用漢制換算,實無足疑。考古資料是原始第一手史料,治史價值極高,實不容忽略,不妨互為參證。必須坦承,這可非小子淺陋之識能明這治史之途,實是閱讀史家何炳棣老先生著作《讀史閱世六十年》後,才略窺門徑。有志治史者,不妨細閱此書。 

2013年10月13日星期日

真.孔子知多少?(二)--壯哉大力士

  上回說到孔夫子的身高,被春秋時人稱為「長人」,今天台灣的籃球員陳建州(黑人)就給小子送來一張和姚明的合照,正好給朋友有一個直觀的印象,請看圖:

陳建州(左)身高190公分,正好和項羽身高相若;
姚明(右)身高226公分,比孔子略高;
中間那人按比例則應該175公分左右吧,正是普通人的高度。

  或許會有朋友會疑問,雖然孔子異常高大,小子戲名夫子為「進擊的孔子」,會否是紙老虎,銀樣蠟槍頭一名,中看不中用,其實手無搏雞之力?很抱歉,小子不得不坦白直說,孔子是一位和其巨軀相配的大力士……搜尋古籍,成書於戰國末的《呂氏春秋.慎大》記:「孔子之勁,舉國門之關,而不肯以力聞。」西漢武帝時,劉向所主撰的《淮南子》中,其〈道應訓〉篇記:「孔子勁杓國門之關,而不肯以力聞。」另〈主術訓〉篇亦云孔子「力招城關」。東漢人王充所著《論衡.效力》曰:「孔子能舉北門之關,不以力自章。」相傳由春秋世人列禦寇所著的道家典籍《列子》,且勿論其古本真偽,歷代有學人疑是晉人張湛托作。在此姑當作晉代之書,其〈說符〉篇云:「孔子之勁,能拓國門之關,而不肯以力聞。

這是古代普通人家的門栓,請放大n倍,想像一下古城門之關的模樣吧。
  先為所引古籍釋釋義。「國門之關」是指古代國都閉城門用之門栓;「舉」即扛起、抬起、往上托之意;「杓」即拉開之意(可見《淮南子》之高誘注)、「招」有以手推物之意,三者皆動詞,總而言之,皆解孔子能弄開城門那門栓。好,問題在於,古城門之關有多重呢?必須說聲見諒,小子尚未能在古籍尋得直接記述門關重量的記錄。但按上世紀50年代至70代內地政府對古城遺址進行的考古發掘所知,以春秋世齊國首都臨淄和魯國首都曲阜為例,按考古所得,齊臨淄城外城(內城為齊王所居之所)南北長約4.5公里,東西長約3.5公里,城牆寛約2030,四邊有13座城門,門道寛約10;魯曲阜南北最寛處約2.7公里,東西最寛處約3.7公里,四邊有11座城門,門道寛約7-15。小子無能力回到過去親手試試門關有多重,不過首都為一國最重之地,城門則是攻城戰中所必攻必守之處,若破則城陷有期,《墨子.備城門》中記錄了墨子和其弟子禽滑釐關於守城的方法,禽滑釐提及其世攻城戰有十二種常用的方法,當中的「衝」,就是指以巨木為武器衝車攻城門,若城門不夠堅厚,閉門之栓不夠重長,被衝車一撞,城門便破了。所以,小子純推測,作為緊閉近十米長(甚至更長)的城門的門栓,百多二百公斤也非奇事吧,嗯,重點是,絕不會輕。更重點是,孔子能弄起它。

孔子所擅長的舉關,到唐朝時,發展成武舉人考試的其中一種方式,
名叫翹關,就是舉仿門栓模樣的重木了。

  原來,「虎父無犬子」是真的,當大家以為一個2.2的巨人力士已夠駭人時,原來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更厲害……《孔子家語.本姓解》記載了孔父的事跡:叔梁紇由於正室生了九個也是女孩,其妾生一男丁孟皮卻有腳疾(書記不詳,不知是否天生?是腳殘障?無解),故再求親於有三位女兒的顏父。顏父問三位女兒誰願嫁給叔梁紇時,是這樣介紹他的:今其人身長十尺,武力絕倫。」原來孔子已經是矮了,身高只有96寸,其父是高10尺(231公分)!而關於武力方面,則事見於《左傳.襄公十年》:魯國的秦堇父運載盛滿軍器之車到偪陽助晉軍攻城。這時候,偪陽人開啟了城門,眾將兵衝入城門內,怎料原來是計,門上有機關,城門突然降下,在這千鈞一髮之際,叔梁紇登場了!「郰人紇抉之,以出門者」,「抉」在此即托起之意,他竟然將下降的城門托住,讓已中伏的將兵因而逃過此陷阱!縱難有數據知城門何重,但孔父這舉動,比之早有預備的舉重運動,實不可同日而喻,難度高多了!可見其力之大,所以事後秦堇父的主公孟獻子也讚美他是「詩(即《詩經》)所謂『有力如虎』者也。」

  原來,孔子是其父叔梁紇的弱化版……

2013年10月10日星期四

真.孔子知多少?(一)--古代惡相版姚明

        一路以來,當我們說起儒家、讀書人、書生這一類字眼,腦海便會不其然湧現起一個身穿白袍,手拿摺扇,口誦詩詞,面容清秀的男性形象,很自然配上一些形容字眼,如文質彬彬、風流儒雅等,在小子心中,最切合以上典型的,莫過於電影《倩女幽魂》中張國榮所飾的寧采臣:清秀,文弱。這樣的讀書人,你絕不會想像到他會掄起衣袖,爭執時和別人來一場肉搏,像葉問般霸氣地來一句:「我一個打你十個。」

後世人對儒生的想像通常都是這樣的模樣......

  但大家知道嗎?創立起儒學根基的始姐孔子(姓孔,名丘,字仲尼,子為尊稱)其實和我們上段所言的印象可謂南轅北轍,完全不是這樣一回事的!現在就待小子為朋友嘗試還原一下真像吧。

  首先從外觀看,孔子離清秀和文弱這兩個形容詞可不止十丈遠啊!古籍有記載孔子面相的不多,《荀子.非相》中有言:「仲尼之狀,面如蒙倛。」查「蒙倛」之意,是古時臘月驅逐疫鬼或出喪時所用之神像。其臉方而醜,頭髮多而亂,形態兇惡。噢,天啊,套在人的臉上,不就是一個活脫脫的粗張飛嗎?夜啼小兒看一眼後應該也會止哭了。而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則記孔子「生而首上圩頂」,《史記索隱》注「圩頂」,解作「頂如反宇。反宇者,若屋宇之反,中低而四傍高也」。孔子一出生,頭頂便呈中間下陷,旁則稍上拱之狀,才起名叫丘。「蒙倛」加「圩頂」,只能說句,孔夫子還真天生異象,還好他不是生於廿一世紀,愛以貌取人,潮興韓國那班奶油小生相貌的香港,不被人嘲笑、或避之則吉算好了,還「至聖先師」呢!
但其實,儒聖孔子是這個樣子的......
這幅畫像還真頗切古書所載之貌。
  另外,孔子除了異相外,不得不提他的身高。《史記.孔子世家記:「孔子長九尺有六寸,人皆謂之『長人』而異之。」心水清的朋友立即會發現問題,現世的一尺等於30.48公分,孔子有九尺六寸,豈不是近三米高,這顯然是不合理的。讀中國古籍見到尺寸,要記得換算朝代的度量衡,否則會弄笑話的。《史記》成書於西漢,當用漢時之尺度。秦之度量衡則源自商鞅變法所定。上世龔心銘先生收藏有一商鞅方升,為秦時商鞅變法時定下的標準量器,上有銘文「爰積十六尊(寸)五分尊(寸)壹為升」,經學者考定,算出秦時一尺約為23.1公分(特別一提,秦制一尺為十寸),西漢之制,則承自秦,好,以此尺來算一算,孔子原來高約二米二十,堪比巨人姚明!所以春秋末孔子世,時人才會感到奇怪,為孔子起了「長人」的綽號。配之上段,一個220公分,臉容醜惡的巨人,其實還真有點可怕,令小子想起《進擊的巨人》中的那堆巨人……噢,這樣說孔夫子,罪過罪過,恕罪恕罪。
進擊的孔子......兩米二的巨人啊!古之惡來!
        就著身高,小子為大家添一些參考資料,漢代王充所著之《論衡.祀義》篇中有言:「中人之體七八尺。」就是說有漢之世,普通人大約高七、八尺(約161185公分),當然,達八尺的應該較少,七尺餘的較多,比之現世,一點也不遜色,甚至猶有過之,以下列出一些兩漢時期於史書中有記錄身高的,而大家又較熟悉的歷史人物(絕非全部,小子只是略作搜索),給朋友參看:

《史記》

項羽八尺餘(漢書載八尺二寸(189公分)

晏子長不滿六尺(139公分)

韓信長八尺五寸(196公分)

《後漢書》

光武帝劉秀七尺三寸(169公分)

盧植八尺二寸(189公分)

劉表八尺餘

《三國志》

馬騰八尺餘

趙雲八尺(185公分)

劉備七尺五寸(173公分)

諸葛亮八尺(185公分)

許褚八尺餘

太史慈七尺七寸(178公分)
(不得不吐嘈一下,身高近兩米的韓信受胯下之辱,那小混混應該也挺高吧,否則韓信跪下穿過時,受罪的可是在上的那人......另外,難怪晏子使楚時要受守門人之辱,令過狗門,以高度論,他還真是太矮了,幸好滿是智慧。最後一句:小子和劉備差不多高啊。

2013年10月8日星期二

〈古賢寄懷〉(古詩)

序:與友聚談後,因念〈黍離〉二句「知我者謂我心憂,不知我者謂我何求」而成詩。仰主前行,明我者懂我,足矣。

賞菊飴孫是吾願,勤耕細栽逍遙營。
觀兒漸長習書文,最是暢心樂滿盈。
長居鄉林甘銷命,那管晉世風雲驚。
漁樵耕織數鄰在,閒餘來訪門前迎。
名利如霧寧悠遊,興業各異志卻純。
天有不測風雪電,禍事倏臨一戶冤。
某君衝園鳴鑼鼓,後潑汙穢染白垣。
再即旁舍道長短,面容戚戚語哀延。
逐之不退反張帷,毀菊阻耕苦堪言。
惟求同心衛隱林,還眾朗朗乾坤天。